姜与毛系同龄,两人相交甚早。毛奇龄于出亡前,曾在姜希辙家开馆授徒,姜家子侄多人拜毛奇龄为师。毛为怨家所陷后,姜四出奔走,为其雪冤,终使毛结束流亡生活。姜系宗周高弟,于康熙六年(1667),与刘其他一些高弟黄宗羲等复举证人书院讲会于绍兴古小学,毛挈弟子前往。毛与姜同在此书院“抗言高论,出入百子,融贯群儒。”⑩姜还输赀为毛求得廪监生的资格,毛才得以参试博学鸿儒制科。
姜氏迁奉天府丞,毛亲自送之,并作《送姜黄门赴都》文与《送姜京兆之任奉天》的五言格诗以贺之。康熙十八年,毛中博学鸿词科,在京《明史》馆任检讨,两人相距近了,毛经常遥望奉天,咏诗呤词,书来函往,怀念这位挚友。姜在任上,敢于直谏,上疏改善军供制,所言切中时弊。毛作诗赞其:“每忆姜都谏,相看意气真。分星同碧酒,开阁让乌市。晏子真知己,朱云本直臣。十年远道路,生死托何人。”⑪
毛离京归杭后,姜氏曾抵杭造访,与毛一起至西溪看梅,为此,毛作有五言律诗《同姜黄门希辙陪太翁虞部看梅西溪》三首。希辙年七十时,毛又作《姜京兆七十》的七言律诗。姜于康熙三十七年(1698)五月十二日无疾而卒后,毛为其作《奉天府府丞前礼科都给事中姜君行状》。谓读其疏稿四十余篇,激切入理,“每一展卷,未尝不流涕也”。⑫乾隆《四库全书》收入毛奇龄有关与姜希辙交游的文与诗达十余篇,可见两人关系非同一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