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异生性者,妄计我法,不与圣人二空智性相同,依于圣凡相对假立。
第四异生性是指,妄计有我有法,而不与圣人见二空的智慧体性相同,是依于圣凡相对而假立。
这是指凡夫性,下面指出凡夫的特点,就是依此安立异生性。“妄计我法”,凡夫会虚妄地计执有我有法,这是现今每个凡夫都有的特性,都认为有我有法,落在实执当中。“不与圣人二空智性相同”,这时就不与圣人二空的智慧体性相同。圣人有二空智,“二空”指我空、法空,即人法二无我。“二空智”指证见人法二无我的空性慧,这里说为“二空智”,证见人空、法空的智慧。圣人有二空智,比如大乘圣者菩萨现量证空性,了知人法二空,就有了“二空智”。当然还未圆满,到佛果才圆满,但已经有了。“不与圣人二空智性相同”,不与圣人的二空智慧体性相同,为什么呢?因为“妄计我法”,体性相违的缘故。虚妄计执有我有法就没有了二空智,与圣人不同。不是圣人那是什么?凡夫。法相中说的精微,说不是圣人,与圣人的智慧不同,其实就是凡夫。凡夫的心不是二空智,是妄计人法,认为有我有法。我们现在还没证人法无我,没有二空智,就叫凡夫,即异生。
“依于圣凡相对假立”,依于圣凡相对而假立出凡夫。圣凡是相对而安立,不是圣就是凡,两个相反。圣人有二空智慧,有这样智慧的人就是圣人;没有二空智,妄计我法,就是凡夫。也就是凡夫是相对于圣人而安立的,叫异生性。
“异生性”三字怎么理解?“性”是体性。“异生”前面讲过,就是三界凡夫。为何叫“异生”?“异”有别异,别别不同的含义,也有变异的含义。变异是从因上讲,别异是从果上讲。三界凡夫起异类的见、烦恼而受生于六道,感种种别别不同的果。这里的异有因上和果上的不同。因上不同是指三界凡夫起别别不同的见解和烦恼,有人断见、有人常见,常断见中各持不同的见,众生心中的见解各式各样、五花八门,凡夫就有这样的特点。起的烦恼也不一样,有些人贪重,有些人嗔重,有些人嫉妒重,有些人慢重,烦恼各不同。因上见解和烦恼不相同,果上就会感得不同的果,有人堕地狱,有人生天堂,受苦乐迥然不同的果报。像这样因和果都不同,造种种异类的因而生在三界异类之处,就叫“异生”,总之是指凡夫。
下面再以教证来补充:
《五蕴论》:云何异生性?谓于诸圣法不得为性。
什么叫异生性?指对于圣法没有获得为体性。不得圣法就是凡夫,这时的体性就是凡夫性,即异生性。由此就知道异生性是相对于圣人而安立的,没有得到圣人之法,就安立为异生性。
《论解》:异生性者,二障种上一分功能,令趣类差别不同,云异生性也。
此处讲得非常细致。准确讲异生性指什么?指二障种子上的一分功能,能让趣类差别不同。这里精微指出了异生性的内涵。上面只是粗分说没有证得圣人法,是一个凡夫身份就叫异生性,具体所指没讲。《论解》讲得很准确,它是“二障种上一分功能,令趣类差别不同”。“二障”是烦恼、所知二障,烦恼障以人我执为根本,是贪嗔等的种种烦恼分别。所知障以法我执为根本,是三轮二取的分别,执著有能所作三门,这样的实执心就叫所知障。“二障种”是二障种子。二障种子上有一分功能,什么功能?“令趣类差别不同”,令众生所生的趣类不同,有的生在人道,有的生在天道,有的生在地狱,有的生在饿鬼,在六趣不同处受生。这是怎么来的?由其相续中二障种子上一分功能而来。众生相续中有二障,二障种子上有一分功能,能让众生生在不同趣中,这种功能就叫异生性。
我们不禁要问:二障种子上的功能又是指什么呢?二障种子的遍计分或分别分。众生相续中烦恼所知二障的种子有遍计分和俱生分,遍计分是由分别发起,又叫分别分,后天受了外道教法薰习而产生;俱生分不用熏习,与生俱来。中观常讲有这二分差别。此处“二障种子一分功能”是指其中的分别分或遍计分,不是指俱生分。此点可由《成唯识论》来认知。这不是我们的分别念,是大论中所讲。
《成唯识论》:“异生性障,谓二障中分别起者,依彼种立异生性故。……菩萨见道现在前时,具断二种,名得圣性。”
异生性的障碍是指二障中分别所起的,即依靠分别而起的二障。为什么指它呢?因为就是依于分别所起的二障种子而安立了异生性的缘故。由此就知道,所谓异生性是依二障中分别所起的种子而安立,“二障种上一分功能”具体所指是分别分。后面又说:菩萨见道现在前时,完全断了二障种子,就叫得了圣性。这里“二种”是指二障的分别种子,菩萨见道的时候断了二障的分别种子,就叫得了圣性,没有了异生性,从凡夫变成了圣者。怎么成了圣人呢?断了异生性。异生性指什么?二障种子的遍计分。见道时完全断掉遍计分,只剩下俱生分的种子,在修道位从一地到十地逐渐断除。从一地到十地只断二障的俱生分,遍计分在见道的一刹那完全断掉。见道一刹那完全断掉的是二障分别分或遍计分,把它安立为异生性,这样就成立在见道一刹那断了异生性而成为圣者。根据《成唯识论》中明确的讲法,确定异生性就是二障种子遍计分,决定众生生在六道何处,这样的种子称为“异生性”。
恭摘|归乡法师《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讲记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