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市花都区芙蓉镇芙蓉水库内,埋葬着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高祖父。以往凡去参观者,只能略见来龙及明堂护砂,墓地之处却是波光鳞鳞,淹没在十数米深的水库之中。今年春夏,芙蓉水库出现三十年来最低蓄水位,洪秀全祖墓一览无遗,为能让诸多同好共同研讨,便将现今实录资料发表,以飨各位。
{A==av 洪秀全从一个农民成为太平天国领袖,再到天国灭亡而功败垂成。真可谓成也祖地之庇荫,败也祖地之定数。其何以成?因其祖墓地来龙王气葱茏,龙上荫龙水终年不涸;其何以败,因其祖墓地堂局不固,垣气外泄,精华走失,虽成亦败。后又定都南京,早有杨公指出南京下砂不锁,长江一去不回,垣气外泄,短命之都,历朝莫不如此。天国功败垂成,皆为理所当然。
=W7-;& 其地来龙为乾脉,穴葬脉止之窝后,立子山午向兼壬丙,清嘉庆二十年重修,嘉庆十九年,洪秀全乃生。
_S{TjGZ& i6HRG\9nU 以下是广州文史馆研究资料:
+\Vw:~e 1990年底,,由于气候干旱,雨量稀少,水库蓄水逐年减少,几乎乾涸见底,许多过去被水淹没的坟墓,因而露凸了出来。一次,我们文史委员会的同志,在陪同外宾参观芙蓉度假村时,发现“土地坛”脚下,距陈济棠母墓南100多米的地方,凸起古坟数座,墓碑渍满污泥,长满青苔。嗣将墓碑洗淨,则见“碑文右上方刻“嘉庆二十年秋月吉日重修”,中间刻“清显考讳沿三洪公大人之墓”,左下方刻“祀男英经、英纶、英缄、英纬;孙会玄同立”字样。“洪三公”者,系洪氏十一世祖,清朝嘉庆年间,广东梅县石坑镇有洪族一支, 全家迁来花县福源水村定居,不到两年,洪老汉逝世,初葬于福源水村附近。洪老汉的二儿子洪英伦稍懂风水相术,他得知芙蓉嶂的风水诗后,便按照诗中所指,到芙蓉嶂察看,果然为风水宝地。于是选定位置,把父亲尸骸迁葬到此。据此,完全可以证实,洪氏始祖坟既未被毁,也未被挖,亦未改姓,所传避祸改姓即可否定。 洪秀全的这个祖墓没有特别之处,同花县民间普通墓式一样,青砖灰缝构筑,经水浸30多年,墓仍完好无损,也算难得了。。嘉庆二十年(1815年)正是洪秀全出生的第二年,洪公三是他的高祖,洪秀全即为洪公三第五代孙。
oZ*?Uh * e$s&B!qJ 后龙来脉
h"ZIh= j@ !!Ww#x~k$[ `:=1*7)? #;!@Pf 来龙处荫龙水
5)< Y3nU~ UWO3sZpU RK.lzVaY 左方护砂出脉
=
zmxki x[lIib1s _6fy'%J=U 左方护砂中段
;<0vvP| D\5+2 G 左砂尽处
7R6B}B?/ HK :K~h [attachment=227042]
79 ;uHR&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