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 : 孔子与子路之间有关生死的讨论
级别: 初级版主
UID: 156786
精华: 2
发帖: 3141
威望: 1449 点
金钱: 29236 RMB
贡献值: 0 点
好评度: 46 点
在线时间: 41251(时)
注册时间: 2014-03-23
最后登录: 2024-06-16
楼主  发表于: 2022-11-07 22:58

0 孔子与子路之间有关生死的讨论

孔子与子路之间有关生死的讨论
原创 大安法师 东林法音  发表于江西

劝导世善


问:季路问生死之说,仲尼拒之。子独哓哓不已,毋乃素隐行怪耶?

——周安士《欲海回狂》



这是关于心性微妙的讨论——性学。孔孟之道,孔子的心性之学虽然是在世间法谈,里面也有对出世间的——就是第六意识之深层的东西,也有隐而不发的讨论。



季路就是子路了。孔子两大弟子,一个是颜回,一个是子路,一文一武。子路在《先进篇第十一》,“季路问事鬼神”——怎么事鬼神?孔子回答:“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?”“敢问死?”曰:“未知生,焉知死?”是有这一段。



因为孔子是世间的圣人,所以对这些鬼神、生死问题,这是叫“圣人存而不论”。存而不论,这是六合之外的事情,孔子是要经邦济世的。所以子路问:“怎么去事奉鬼神?”孔子就会指向现世:“你连人都没有事好,你怎么去事鬼?”意思就说,你还是在人道当中做好。






(子路)进一步问:“敢问死?”死是怎么回事?死是非常形而上的讨论。孔子又把他拉回到世间来了:“未知生,焉知死?”你对于人生都没搞明白,怎么知道死后的情况呢?所以,这叫“子不语怪力乱神”。孔子拒绝回答,不回答,叫置答。但是,这里面不是说孔子没有回答就不存在的。



所以这个问题,又有人提问:“现在你在这里喋喋不休地还在说这些生死问题,这不是素隐行怪吗?”“素隐行怪”是出自《中庸》的一句话。素,是索的意思;隐,就是那些很偏僻的,很隐蔽的东西;怪,就是怪异的行为。孔子是中庸之道的,是很平淡,很行中的,对这些素隐行怪是有批判精神的。



所以子曰:“素隐行怪,后世有述焉,吾弗为之矣。”就是说这些很偏僻的,很怪异的,行为很怪诞的,可能后来的人会很称赞他,但是我不会去做它。素隐行怪是负面的评价,这里问:“你这么老是说这些生死的问题,包括这些中阴身问题,这是不是素隐行怪呢?”



回答是:“未知生,焉知死”,这是孔夫子婉转启发的言语,不是说拒绝的语言。因为生和死是辩证的一对,对于死有一个真实的把握,才会想到人生该怎么活;活出了人生的真正的意义,无论是世间的寿终正寝,还是生到天上,乃至于契入到大涅槃境界,都有基础。所以,生和死是可以相辅相成的。






所以孔子在其他地方也说:“死生亦大矣。”这个概念,不叫生死学,而叫死生学,死了还有生。所以这两个字的排列就很有意思了,孔子是说,死生这桩事情是很大的事情。在《周易》的诠释当中,“精气为物,游魂为变”,这是谈轮回的问题——“精气为物”,是指现世的生命;“游魂为变”,这是谈死后的生命的问题。



所以,讨论生死问题并不是素隐行怪,乃是一个真正要对生命负责的人应该去了解,也必须要了解的事情。要么我们对生命没有个立体的观照,我们真的就很糊涂,生不知从何而生,死不知去向何处,叫糊涂生,糊涂死。
 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» ≌≌佛学世界≌≌ » 孔子与子路之间有关生死的讨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