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:
图片:
勉圩一穴在半宫,观音坐莲显神通。
5aj%<r Z(j"\d!y 三千弥陀排列位,还向真武讨真情。
$%BI8_ L0l'4RRm\ 香炉案堂面前立,金童玉女甚分明。
]K?;XA3 dZ Zd5Jz+f 洪江大水有冲割,谁知此地出金童。
>{6U1ft): UQZl:DYa 有人葬得真气穴,便骑云马走半宫.
[Ef6@ 5{/uHscwLa 也不知道这首诗是不是真的萧公所留,不知道谁有充足的证据???
>$$z 6A[ (穴在半宫,目前看来最有可能是山尖下脉偏青龙处,“此地出金童”大概也是此意....偏青龙下脉。香炉和案堂可能是分开说的,案堂正方半山腰凸起石脉,香炉是半山腰青龙方平台中的凸起的石块。什么金童玉女的,看起来也不秀啊。至于“向真武讨真情”这个需要等到日落西山,看往向处就明白是什么回事了.......唉,小学没毕业编故事编不下去了)
9?X8H1 FKZ'6KM&A 总体来说此地即使成穴也只能恰巧收得外水马山河,子孙亦在外才会获得发展,但是马山河去水处并无强大的关栏,更不用论堂局朝局的砂了,哪座都高......。 堂前的青龙白虎土脉上亦无成穴之处。 所以这吹得上天的留题到底是谁谁谁留的.............?????
d|#&j." e,kxg^ ZnKjU ]m 这两幅图,最后给个可以发挥想象的角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