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 : 助传曹老师二部第十六篇  要明白“武”的道理
玄奘之路~南无阿弥佗佛
级别: 至尊会员
UID: 193505
精华: 0
发帖: 1149
威望: 874 点
金钱: 10527 RMB
贡献值: 0 点
好评度: 9 点
在线时间: 9199(时)
注册时间: 2015-06-18
最后登录: 2021-06-25
楼主  发表于: 2016-04-22 17:07

0 助传曹老师二部第十六篇  要明白“武”的道理

二部第十六篇              要明白“武”的道理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佛经、《道藏》、兵经,以及诸子百家无不提及“好战必亡,止戈为武”的慈训,且传承至今。但是一定要正确理解“好战必亡,止戈为武”的真义,“好战必亡,止戈为武”一方面确实是警告人民要珍惜太平,勿动杀戮”。但是遇到战乱时期,尤其是自己的国家在外寇內贼的祸害下,已经面临着亡国之险时,还能用“好战必亡”的原则坐以待毙吗?非也,非也!必须“以战止战”!別说是武人要拨剑而起,就是文人也要用“舌战”来捍卫祖国,乃至于农民也要随机出力而形成“全国皆兵,草木皆兵”之大势也。得此神势,国必不亡。至此应知,“止戈为武”亦不是“禁止战争”,而是以战止战,以杀止杀,正如兵书《司马法》所云:“古者以仁为本,以义治之之谓正,正不获意则权,权出于战,不出于中人,是故杀人安人,杀之可也,攻其国,爱其民,攻之可也。以战止战,虽战可也,故仁见亲,义见说,智见恃,勇见方,信见信,內得爱焉、所以守也,外得威焉,所以战也。”所以,“止戈为武”广义是禁止战争,事实上是制止恶的军事集团的战争。用白话来说,“止戈为武”就是“征伐、讨伐”恶寇。民国期间手握重兵,占据一方的人皆称军阀。试观古今影响较大的开国皇帝与军事家,哪个不是用“武”字做为象征呢?如讨伐商朝的周武王,兵伐匈奴的汉武帝,军事家武侯诸葛孔明,春秋末期吴国的军事家孙武。即使佛经中提及的有护持正法、守卫国土,罚恶赏贤、众星之王的北辰菩萨,亦称“真武大帝”。至今,下则维护治安、中则打击恐怖,上则保卫京都的兵,也称作”武警”。可见武(兵)对国家的重要性无可比及。故兵经之王《孙子兵法》有云:“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查也”。 但是作为具备武学的兵,并不意味着只是苦练杀敌之功,更重要的是修炼处乱不惊,随机应变的智慧之学。只有具备了内在的智慧之学,才能上则统领三军,一击必杀,下则达其兵贵神速、一举歼灭之力。否则单有杀敌之功的人到了战场,充其量只能做一个以一挡百的武夫(武士)。而运用智慧的武人必会出其不意、攻其不备而达盖世奇功,其途无量也!同理,即使单兵作战,同样需要智慧。回顾历史得知,与其说那些英勇善战的将帅是通过武器重挫敌寇,倒不如说他们是用智慧打败了恶敌。所以,懂得用智作战的人都被奉为“英勇神武”。故可以说,兵乃国之魂,武乃兵之魂,智乃武之魂、之本、之道也!所以,众多佛经无不透露,力大无穷、武功极高的释迦牟尼最终走上慧学之路。当然让众生明白天人师学的经典是佛经,而最终清除阻碍、降伏邪众的方法是陀罗尼威神力的降伏法,降伏法就是兵法之中的武战之法。故佛菩萨也都随机应化忿怒明王、威势神将等降伏魔邪,护持正法。因此兵书的《素书》、《鬼谷子》、《尉缭子》、《纪效新书》等无不提及“修身养性,培养定力”是兵学的必修课程。由此又说明,无论是舌战还是武战都无法离开智慧,所以有灭其奸恶,守护国土之力的、修为甚高、且曾七百劫贵为国师的真武大帝又被尊为玄武大帝。“玄”即智慧,而打开内在智慧的方法,除了全力苦学,尽职尽责,众善奉行之外,最大的辅助方法即是持修陀罗尼。 在此,笔者向大家推荐诸佛之主、且有不动胜军之称的不动明王的根本陀罗尼(大摧障陀罗尼),善于策略、指挥的德士莫错过此咒。《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圣者念诵秘密法》卷中云:“三昧耶经中。略说出无动明王根本秘要成就一切事业。为欲令诸修行者显发诸佛实智故。三世诸佛应正等觉者。皆由成就陀罗尼门三摩地门。于菩提树下现证最胜三解脱门具一切智。彼释师子由获无比大明咒藏故。能摧伏魔军利乐一切。是故智者安心此门。秘密为行。应当净菩提心修行此法。速得成就一切智故。我薄伽梵大日世尊。复为一切修真言者为除障故。住于火生三昧。说此大摧障真言。此秘密明威势。能除一切有情种种障难。乃至佛道树下。以此真言力故。一切魔军无不散坏。何况世间所有诸障。又明此障略有二种。一者内障。谓从自心而生。其类甚多不可具说。二者外障。而从外而生。其类亦甚多。以要言之。皆能除障也。” 不动明王又名“胜军”,“胜军”乃不败之意。是故,作为三军统帅要精持不动明王降魔咒、大摧障咒,得不动明王之力可降伏化身在国内的天魔,使其不能做有损国家利益之事。有了这种大无畏之精神力,智慧力,不但强健身心,而且能炼就坚忍不拔、不屈不挠之毅力,赋予创造事业,大展鸿图之魄力,形成灵活自如,思维敏锐,洞察秋毫之观察力。如此,其麾下的王公大臣,三军将士们才能具有民族团结的凝聚力,捍卫国土之勇猛力。何忧不能突破种种困难,何愁国家事业不能成功,何叹来犯之敌坚不可摧也……!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南无地藏王菩萨!
 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» ≌≌佛学世界≌≌ » 助传曹老师二部第十六篇  要明白“武”的道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