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 : 远离“五邪命”
作为修行者,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。一旦出现懈怠,说明我 ..
级别: 至尊会员
UID: 384370
精华: 0
发帖: 2393
威望: 1889 点
金钱: 19394 RMB
贡献值: 0 点
好评度: 0 点
在线时间: 5963(时)
注册时间: 2023-09-18
最后登录: 2024-06-04
楼主  发表于: 2023-12-17 09:11

0 远离“五邪命”

《宝鬘论释》中对“五邪命”作如下解说:

矫为利敬故,伪现根防护,媚为利敬故,先说柔软语。侧面求所得,称赞他财物,方便求利故,当面讥谤他。欲以利求利,赞叹先所得。
第一种邪命是“矫诈”。为了让自己得到利益,得到恭敬,比如本来念经、打坐并不精进,却故意在施主面前显出防护戒律很庄严的样子,让人觉得高深莫测,很有修行。这种伪装就叫诈,由此而活命者是为邪命。


第二种邪命是“谄媚”。为了利养,故意讨好、拍马屁,这叫谄媚。


第三种邪命是“侧面乞求”。为了得到他人的财物,称赞他人的财物,说:“这个太好了!我若拥有这个该多好啊!”老是赞扬别人的东西,人家不好意思,不得不把东西让出来,这种做法就叫做侧面乞求。我真见过这样的人,不说要,却总是说“哎呀,这个东西好啊,要是我有了这个东西……”最后对方不好意思,就只好做供养了。我们要记住,不要这样。


第四种邪命是“方便研求”。就是为了求得利养,讥谤他人吝啬,“某某太吝啬了,一分钱都不舍得供养”。意思就是你不给我,你就是个吝啬鬼。


第五种邪命是“以利求利”。“向他人赞叹先前所得之物”。比如说,“去年你给我那批菜,太好吃了!”或者,“年初你给我带来的东西,对我的帮助极大啊!”言外之意就是说:你现在应该再给我带点来。这是以“你曾经给我什么什么”的赞叹方式来以利求利。还有另一种,就是以少一点的给予,来换取多一点的赠予,这种以少换多的方式,也是以利求利,也叫赠微博厚。从现实来看,“以利求利”的事还是避免不了的。但是要谨记,不是仅以行为而定,当以起心为主。比如一些人对寺院曾经有帮助,师父以清净和慈悲心来表示谢意,给他们护身符、甘露丸、佛像,并没有“我这样做,要给我或寺院带来更大的利益”这种心态。只要没有以利取利的心态,即便给点什么,或让大家为佛教事业做得再多也没关系,也不是邪命。讲法时说吝啬的过患,这是不是“方便研求”变成邪命了呢?不是。讲法时说吝啬的过患,目的不是为求得什么,而是为了让听法者明白吝啬的过患。以这样的心态讲吝啬的过患,不是邪命。再比如说,遇到了施主,难免说一些柔软语和他喜欢听的话,来安抚他或者令他在高兴中听受一些佛法,这是不是谄媚之语呢?不是的。只要不是为了获取利养恭敬,真心诚意地说一些柔软爱语,让他能够接受佛法,是没有过失的,不是邪命。还有,出家人在施主和众人面前表现得非常庄严,袈裟穿得庄严无比,是为了让施主或众人对出家人不失恭敬之心,令得福报。这并不是伪装,更不是为了获得恭敬和利养。这种不是“以己利而伪装”,就不是邪命。


是不是邪命,关键在于动机,而不是行为本身。以邪命而求利养者,就是被魔鬼的绳索所捆绑。千万不要行邪命!当人家对你有恭敬和利养,该怎么办?就是说如果希求资财等利养,渴望有人敷座等恭敬,希望听到悦耳的音声,或欲求仆使眷属,令己身心适悦,面对求名利之风、求恭敬高座之风、贪图眷众之风和极行承事之诸风,应该下功夫执持、守护内心,使那颗心像枯木一样,任凭八风吹拂,不为所动。心如果不动,就没有丝毫攀缘。把自己的心时时放在善念当中,丝毫不离。这样才能不被利养的魔索所缚,才能不被利养的风吹坏你的善根
 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» ≌≌佛学世界≌≌ » 远离“五邪命”